师兄师姐经验谈 | 陈炳旭: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行胜于言,求是不息
他探索大学的不同可能,
博观约取,穿花寻路。
他追寻人生的多元色彩,
修己安人,日就月将。
“师兄师姐经验谈”第十二期,让我们一起走近京东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国际关系学院2017级本科生陈炳旭。
资料卡片
陈炳旭,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7级本科生,副修中共党史、法学专业,求是思源、青马英才、明德先锋学员,已保研至清华大学。曾获国家奖学金、京东特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战“疫”先锋志愿者、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学金、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等荣誉奖励。曾参与撰写国发院研究报告,曾获“大创”北京市立项,两次带队获“创新杯”二等奖。历任学协会长团成员、校官方微博主要运营成员、求是社副社长、党宣新媒体中心编辑部主编、校党建促进会监察部部长、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曾在中残联、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紫光阁等实习,参与中宣部主题采访、全国政协有关工作、中华好诗词节目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发表过作品。
学生工作:磨砺自我,服务他人
Q1
公益菌:师兄在学生工作方面有什么经验、体会可以分享吗?
学生工作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在党委宣传部的经历。最早是因为入学后的一篇文言文作品《呈中国人民大学八十周年校庆书》,我被破格录取进入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学生编辑团队。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在党宣的学生工作,后来成为学生助理,一直持续至今。大一的时候,我逐渐熟悉了学校宣传工作,也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比较强烈的归属感,人大真正成为了我的精神家园。后来我担任编辑部主编,主要负责官方微信的文字方面的工作,同时也作为唯一一位学生从事官方微博的运营工作。或许前两年官微的工作主要是锻炼我的文字能力,但运营官博的几年让我从实践中得到很多作为学生平时接触不到的社会知识。作为主页君,我感觉自己很多时候要代表学校面向整个社会。有些时候,可能会遇到某些不恰切的比较冲动的言论,在应对的过程中,应该说我逐渐变得更包容了,对我的性格塑造也有很大影响。
我现在也还在几个学生组织任职。其一是学生学业发展协会,也算是因缘际会,今年加入了学协,现在看来这一选择还是挺正确的。在临别人大前加入一个以学为主、为学服务的组织,结识一群可爱的小伙伴,对我来说是一段不错的经历。同时,我也应邀加入了朋辈学业咨询师、励学团体课主讲人队伍,见到了很多师弟、师妹,和他们交流彼此的经验教训,试图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也会有种看到从前的自己的感觉,我想这是一个自助、受助、助人的过程。其二,我在大二时正式加入了校党建促进会,从组织一部到监察部,在这个组织的几年里,同伴的负责自不必说,也从各位师兄、师姐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的确时有如坐春风之感。
此外,我在班里担任了四年的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我是入学时被选定为学生联络人,可能表现还算可以,也就在后来的历次选举后都担任了班长一职,直到现在。这一段班长经历对我影响也很大,它锻炼了我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公文写作的能力,让我能“走上台去”,也让我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更能“沉下心来”。就一些个人更深层次的成长而言,我也因此改变了之前有点内向的性格,担任班长使得我不断自我打开、不断与他人接触。而且,担任班长的经历也使我认识到了程序的重要性,往大了说就是程序正义的问题。我们班团委的运行一直都很强调民主、公开,因为本身专业在政治学学科内,班级也算是一个小的组织,所以也希望能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专业辅修:丰富知识,探索多元
Q2
公益菌:师兄的辅修经历也很丰富,可以分享一下吗?
我的辅修经历是源于我的兴趣。大二的时候,我觉得本科阶段单一专业很难满足我的知识需求,不能只在一个小池里面汲取,还要看看更多的溪流。其实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就有过上大学后要辅修的想法,还想过在文、理之间搭起桥梁。但由于时间、精力、兴趣、专业设置、选课安排等各种主、客观因素,我最终敲定的是现在这三个专业:本学院的国际政治专业可以为我打造一种国际视野,帮我塑造广阔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国际理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中共党史专业让我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怎样立身、往哪里去,也让我对各种政治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看法;法学专业则让我了解这个社会是怎么运行的,以及我在其中应该把自己置于什么样的位置,让我看到了更多元的价值理念,有了更辩证的思考。这些专业都对我有很深的影响。我觉得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能为我搭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Q3
公益菌:师兄对于辅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时间冲突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时间冲突的话只能尽力去挤时间,合理安排事情。比如在课上集中精力、课余活动减少一点、学生工作集中处理等等。总结这些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觉得首先要在明确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能要什么的基础上,有一个中长期的目标,来指引一个阶段比如说学生时代的方向。根据这个总目标,就知道自己大概要做什么、主要做什么。结合每年的客观需求和条件,列出纲要,也就是要在哪些方面发力,同时也排出优先级——什么事情着力做、什么事情视情况做等等。这样的话,之后遇到什么具体的事也能在这个坐标系中找到定位,知道要如何处理,不至于顾此失彼。
实习经历:接触社会,开拓视野
Q4
公益菌:师兄的实习经历也很丰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我感觉自己的实习可以用“没事找事”来概括。我的实习开展得比较早,大一的寒假,我发现了一条央视新闻招春节期间实习生的通知。我当时以为和春晚有关,颇感兴趣,此外感觉央视也是个很好的平台,正好那个寒假我有空闲时间,就去尝试了一下。我投了简历,通过了面试,就正式开始了实习工作(虽然后来发现好像和春晚没什么关系)。和我一起实习的人基本都是从大三到研三的前辈,我是里面年龄最小的,享受到了一些“团宠”的待遇。那时候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熬夜”,但很充实,也收获颇多。
春节项目结束之后,我有幸继续参加央视一些关于“两会”的工作,这期间我接触到了一些全国人大代表,他们的故事都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陈玮代表的“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点,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所以我觉得,人的成长中还是需要一些话语,尤其是来自前辈的话语,来和自己进行碰撞,这些前辈可以为我们这些后辈发挥引领者的作用,让我们不断看到自己的无限可能,对人生有更积极更鲜活的认知,形成蓬勃向上的状态。这段经历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影响非常大,其中很多了不起的人和事让我看待世界的视角发生了变化,让我能从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问题。我后续的种种经历现在想来可能也和这里有关。
此后的实习经历也给我很多收获,简单说来:在紫光阁杂志社实习的时候,我对机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新华社的实习中,我主要负责微信文章的编辑、撰写,相对比较专,对工作内容比较熟悉。在残联实习的经历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深入到党群机关当中,了解党群机关是怎么运行、写函、上报和下发文件的,亲身参与完成各种事宜,这既锻炼了我的办事能力,也使我对于机关和社会的运行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我现在在人民日报社实习,也收获了很多,写稿的工作锻炼了我的文字水平,采访则是对与人交往、与社会接轨的素质的历练。
总的来说,在这些实习中,我得以接触到或许很多人少有机会接触的东西,认知层次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从这些实习对我成长的助益来看,择其要者:一方面是可以锻炼自己的笔力——笔力对我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东西,对现在的专业学习和以后工作写文章都很重要;另一方面是保持与人的接触,不把自己局限在校园里。我觉得,尤其是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班级、一个专业、一个学院里面,最好是深入到社会当中,多和人接触,这样你的视野会不同,你对很多事情的认识也会不同,往往可以用一种更平等、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一些问题。
小彩蛋
Q5
公益菌:关于“内卷”之前大家有很多讨论,请问师兄你怎么看待这个词?
首先要说明的是,就我观察,整体而言人大的氛围还是很平和的,少有恶性竞争,我对这个词的理解可能也并不全面。在我看来,只论大学,某些现象的确局部存在,但其实“卷”现在已经或多或少地成为一种调侃性的词语了——内卷是一种高耗能、低效能、无进步的发展模式,而我们现在处于大学求学阶段,肯定有人相对更勤奋求取新知。有些时候,我们会开玩笑说:“你好‘卷’啊”,但如果有人真这么认为的话,那可能很多时候要先更认真地考察下自己与他人的实际情况。
更多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把“卷”这种低效能的“劳作”与对我们有用且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区分开来。“卷”一词的流行,也是因为我们正在进入到一个逐渐由高增速转变为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因此需要一些更精、更深、更实的人才,与此同时社会压力下焦虑发酵,这个问题就膨胀了起来。就我们个人而言,想走出这种困惑,从实践来说,一方面还是要在人生历练和社会交往中更了解自己和社会,找准目标和定位,精准施力;另一方面也要“摸爬滚打”,练好真功夫。而从精神层面讲,我觉得两方面很重要。其一是要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社会需要我们去引领,国家需要我们来建设;其二是在追求外在统一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格发展,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朝着“自足的宇宙”去发展自我,让生命得到充分地生长。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行胜于言,求是不息”是陈炳旭同学的座右铭,希望同学们也能在大学里奋发勇为、不断进取,以求真的态度、切实的努力,点亮属于自己的大学时光。
往期 · 回顾
采访| 段树琪 黄煦
文案| 张鸣真 刘子怡
图片| 由本人提供
排版 | 刘昱
封面 | 刘昱